学科历史

学科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历史 -> 正文

学科萌芽期(1924年—1952年)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的前身数学系可以追溯到1924年华中大学理学院下设的数学组。1952年10月院系调整,主要由公立华中大学、公立湖北省教育学院和私立中华大学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由华中大学理学院数学组与原湖北省教育学院数学科合并成立华中高等师范学校数学系,1953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数学系首任系主任由首届中国图论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图论创始人之一的李修睦教授担任,齐永魁任高训班主任,王玉彪任初训班主任。

1952年数学系成立时有专任教师13人,他(她)们是李修睦(1934年毕业于原中央大学)、齐永魁(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赵鹤龄(193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王玉彪(193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赵家鹏(193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刘俊章(193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黄傑(女,1941年毕业于华中大学)、治应麟(193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柏盛桄(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卢致鹏(1950年毕业于西南大学)、黄寄美(女,1950年毕业于华中大学)、陶德珍(女,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饶松龄(1950年毕业于中华大学)。

有学生近400人,包括1952年首届招生的四年制本科班、两年制专科班、原教育学院的三年制专科班的三个年级、初师及高师进修班等。课程开设有微积分、高等代数、物理学、解析几何、高等微积分、方程式论、射影几何等多门主干课。由于教师人数少,教学头绪多,每个教师至少承担2门以上的课程。教师们经常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甚至天亮后和衣小憩一下就去上课。在任务艰巨,教务繁重的情况下,教师们仍然按照教学规范要求和计划安排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谈到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的起源,人们自然会想起当年数学系的创始人,首任系主任李修睦先生。李修睦教授(1910年—1991年),安徽和县人,他于1952年创立了华中高等师范学校数学系(1953年改名华中师范学院数学系),1958年负责创建了全国第一个运筹学研究所,1978年任学校首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0年任中国数学会理事、全国图论研究会理事长、湖北省暨武汉市数学会副理事长,1982年任学校首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为我院数学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我国图论研究的开拓者,李修睦教授于1963年翻译出版了法国贝尔热的《图的理论及应用》一书,第一次系统地把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图论科学引入国内,为开拓和发展我国的图论研究起了先导作用。除此之外,还编写了《图论导引》《数学规划引论》《高等几何》等教材,在《数学通报》上发表了《介绍网络问题》,在《华中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了《相异代表系的一个定理的网络证法》《关于偶图的一个定理及(0-1)矩阵的项秩》等论文,这些论著在当时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

图1中国图论研究会第三次全国学术会议全体代表合影(1983年9月)

作为系主任,李修睦教授心系学科建设,特别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在任时把一批教师送到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科研机构和名校进修学习,不少人学成归来成为学科建设的骨干。作为教师,李修睦教授重视本科教学,讲授精辟,善于启发和提问,教态儒雅,深受学生欢迎。